运动不当反伤血管 这3种运动方式不适合老年人
2025-08-15
本文转自:阳光报
(图片由AI生成)
“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”,这是大多数人的认知。但你知道吗?有时候运动反而会伤害你的血管。这又是怎么回事呢?
老年人千万不要“过度运动” 人的血管并不是全部都是直的,在一些拐弯处可能会形成湍流,运动时血管会随着身体的节律舒张、收缩。如果过度运动,血管会承受较大的压力,可能会诱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。而且,长时间的过量运动会让心血管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状态,心脏、血管也会一直处于高压状态,还可能诱发心肌损伤、心肌炎等问题。
既然运动可能产生这些风险,为什么现在各大指南都在推荐大家积极运动呢?关键在于“运动要适量”。
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》上的研究指出,普通人每周应进行约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。换算一下,差不多就是每周运动5天,每次半个小时。
中等强度的运动,不仅对提高身体代谢、心脏功能有好处,还可以让血压、心率下降,增强血管的修复能力,这样一来,就可以抵消运动带来的短暂伤害,从而获得长久的益处。
如何判断运动是否过量呢?可以通过测量运动后的血压来判断是否运动过量。运动后,血压会有所上升,但不会超过140/90mmHg。如果你在运动后发现血压超过180/110mmHg,即便是后面下降到了正常区间,仍说明运动过度,要及时减少运动量。
这3种运动方式不适合老年人 运动对于老年人来说很重要,但前提是要选对运动方法,不恰当的运动方式只会带来反效果。下述的这几种运动方式,不建议老年人进行。
长跑。跑步是一项很好的有氧运动,适当跑步可促进血液循环,并对健康有好处。但一般不建议老年人长跑,因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,身体机能会明显下降。而长跑对于耐力、关节的要求很高,容易加重膝关节、踝关节的负担,让膝关节磨损加剧。本身就罹患三高、冠心病等问题的老年人,在长跑过程中还容易让身体缺氧,从而引起心梗、脑血管意外等发生。
仰卧起坐。仰卧起坐会给颈椎、腰椎带来很大压力。老年人的颈椎、腰椎本身就有一定的退行性病变,如果再进行仰卧起坐,会让退行性病变进一步恶化,可能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、神经根压迫等问题,严重的还会导致脊髓损伤。
杠腿运动。杠腿运动是指用一条腿站立,将另外一条腿放在杠子上进行反复摩擦的运动。该运动可通过挤压、按摩肌肉来促进血液循环。但对于身体瘦弱、肌肉量少以及有动脉硬化等疾病的老年人来说,进行杠腿运动会导致腿部静脉损伤,甚至会加速血管堵塞。
如何保护血管?
我们体内的血管长度约有10万公里,负责将营养、血液以及氧气输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和脏器,血管健康对于身体很重要。
然而,血管最怕遇到以下这几个问题。血管“压力大”:血管长期承受过高压力,会逐渐损伤血管内皮,加速动脉硬化,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。血管“阻力大”:血管狭窄或斑块堆积导致血流受阻,心脏则需要更加费力地泵血,可能引发冠心病、脑供血不足等问题。血管“结成块”:血栓(结块)过大易堵塞血管,造成心肌梗死、脑卒中或肺栓塞等致命后果,需及时干预。
想要保护血管,需要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,以下这几点很重要。
高质量饮食。饮食上要注意多吃健康食物,“地中海”饮食模式对于健康来说有很大好处。该模式以蔬果、全谷物、豆类、坚果等为主,减少摄入精制碳水,多吃豆类、坚果、鱼类、海鲜以及低脂乳制品,还可适量摄入瘦肉,但要少吃加工肉。
戒烟限酒。烟酒都是明确的一类致癌物,经常吸烟饮酒会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,还与心脏病、房颤、中风以及猝死等疾病的发生存在直接相关性。
规律作息。每天保证7至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,对于降低高血压、冠心病以及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均有好处。
定期体检。定期体检可帮助及时发现身体存在的异常,血管异常也能及时被发现,并及时做出干预措施。
运动对于健康有好处是毋庸置疑的,但前提是一定要健康运动,盲目过度运动只会带来反效果。
记者 郭璟霖 整理